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童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鄭宇傑30歲的曾小姐,平時熱愛爬山,今年更計畫攀爬百岳,所以2個月前開始至健身房運動,及1周2次長跑5公里。但,最近膝蓋出現異物感,走路感覺膝蓋「卡卡的」不舒服,不適症狀持續3天仍未好轉,只好就醫。收治個案的童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鄭宇傑表示,經X光檢查後發現,曾小姐左膝骨頭間的縫隙左右失衡,診斷是軟組織磨損狀況不同導致。其左膝蓋內側軟骨磨損較外側嚴重,膝蓋內側骨頭間縫隙較小,兩側高低落差造成膝蓋外側肌肉被拉緊,因此,膝蓋會有異物感,造成不適狀況發生。鄭宇傑指出,以患者的年齡來說,一般情況下軟骨磨損理應不會如此嚴重,應該與患者未能循序訓練或做好暖身,即從事高強度運動有關。鄭宇傑說明,人體膝蓋所承受的重量遠超想像!站立行走時可能承受體重2倍的重量,跑步時可到達體重的4倍,因此激烈的碰撞、受傷、過重、飲食不均都會加速膝蓋內軟組織的磨損。而軟組織自我修復能力度有限,如運動習慣不當,容易快速消耗膝蓋軟組織,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的提早來臨,及成為退化性關節炎候選人。鄭宇傑呼籲,膝蓋軟組織就像避震器,不當使用容易降低壽命,若膝蓋軟組織磨損殆盡時,就可能要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千萬別仗著年輕,就忽略膝關節保養,步入中老年後,就可能面臨膝蓋退化問題。平時運動前除了做好暖身運動外,也可先進行熱敷,待運動後再冰敷;任何運動進行的強度也應循序漸進,不要讓本來用於鍛鍊身體的運動,反成為健康傷害。鄭宇傑提醒,若發現自己的膝蓋,有腫脹、彎曲時感到疼痛、起立時感到吃力等異狀,應盡早求診治療,遏止膝蓋損害擴大。
- Oct 05 Fri 2018 10:11
過期菸品重包裝 日菸商傑太遭踢爆
- Oct 05 Fri 2018 10:10
不是第1次!4歲女童深夜遭丟包 街頭慌張找媽媽 社會局說話了
作者:花媽卓惠珠,陳品皓(未來Family專欄作家)花媽:孩子好像現在在網路上的時間很多,要跟他們談網路成癮,或者是說他們在網路上怎麼說怎麼跟別人對話?對話看起來是蔓延到網路上去了,這些東西有沒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或是讓我們可以延伸的方法?陳品皓:當孩子有網路需求跟爸爸媽媽提出要求的時候,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怎麼回應?這個東西大概是以爸爸媽媽的角度來看。這個是最多爸爸媽媽會比較困擾的地方。 如果今天小朋友小學或國中,他現在跟你說,媽媽爸爸 我們班每個人都有手機,我也要一隻手機,我請問你 你給不給?有的人可能就說,就是不給 怎麼樣都不給。有的爸爸媽媽說給阿,年紀到了就給,時間到了就給,因為不給他 之後也會自己想辦法去用。 如果你屬於給或不給的家長,基本上你剛剛陷入了一個思考上的謬誤,基本上當我在問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限定了你能夠回答的空間。因為我剛剛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問你的是你給還是不給?所以當我這麼問的時候,你的答案很自然的就,那就給啊!那就不給啊!所以你會發現我們問問題的方向,基本上會侷限我們回應的空間 思考的空間。我們或許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怎麼樣跟孩子討論網路使用的問題? 我放在一個最前端的一個角度來說,今天小朋友來跟你要求說:「媽媽我要網路我要手機,我們班其他人都有了~」你給不給?當你在落入給不給這個問題的時候,請讓自己先暫停一下,因為你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小朋友跟你的要求。什麼角度?小朋友現在如果國小 國中或高中,當提出一個要求的時候,基本上他就是在問你給不給? 當現在一個小朋友提出一個要求的時候,我要請爸爸媽媽把這樣的要求,轉換成一個協商跟說服的過程。意思就是,你今天來跟我提出一個要求,那請你試圖說服我,你憑什麼能夠擁有這樣的資源? 我們以手機為例或以網路為例。過去你跟我要手機,這是要求,只有要或不要?現在我要請你說服我,你為什麼覺得你有這樣的資格。或者是你憑什麼說服我,能夠讓我給你這樣的東西。你要說服我喔~第一個 說服。你需要的原因是什麼?原因說清楚。 什麼要說服?因為在說服的過程當中,你就跳脫出過去這種給或不給 這種兩難的局面。再來 當你用說服或協商的過程之後,無形當中你也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你跟孩子在幹嘛?在溝通啊!有雙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態度。 但是在說服的過程當中,爸爸媽媽可能要試著引導孩子做到四件事情,這個才是一個完美的說服。這四件事情就是,孩子跟你提出任何一個要求的時候,請你說服我,我為什麼能夠擁有這個東西?你要把以下這四個東西講清楚才叫做說服~第二個 利弊。那你知不知道我給你這樣的東西之後,它的好處跟壞處各是什麼?說清楚。我們以手機為例,你為什麼要我給你手機,那你知不知道我給你手機跟網路之後,這個手機跟網路的好處跟壞處是什麼?不要只講好處,你要跟我講壞處。要你自己講喔, 不是我告訴你。 第三個 原則。講完壞處之後,請你告訴我,為了避免這樣的壞處發生,你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跟原則去避免。這樣的壞處發生叫做原則。前面有原因、利弊、原則。原則是孩子自己說的,你要避免這樣的壞處,那如果你達不到這樣的原則,我請問你,你願意承擔怎麼樣的責任跟後果? 第四個 責任。所以第一個 原因說清楚,第二個 利弊說清楚,第三個 為了避免這樣的壞處,你的原則使用原則說清楚。而當你達不到這個原則,第四個 你要承擔的責任說清楚。 所以你會發現在一個說服的過程當中,基本上你也不太需要動氣,你只要引導孩子把這四個東西說清楚。他有辦法說清楚,某種程度上代表他真的有在思考,那你也會感到很欣慰,我的孩子真的把問題講得很清楚。 通常我的經驗是,孩子把這些東西講得越清楚,他們的現實感就越好。而現實感越好的時候,他們就越覺得這超麻煩的,算了我下一個階段再跟你們要。所以某種程度上你是在訓練孩子,表達自己的能力。同時也在聽到你自己的擔心的能力,同時在表達自己,聽到對方的擔心的過程當中,去謀求做到共識的一個能力。所以你不要小看這樣一個把要求視為說服的過程。因為在這過程當中,你就在幫孩子訓練這些原因。但你要把這四個原則說清楚。花媽: 請問品皓老師,網路使用時間這件事情,使用時間的協商是不是也需要方法? 陳品皓:這個東西其實是最多拉扯的空間。所以那個會放在第三個原則的那個部分裡面。 你OOO要用 OK,什麼條件底下你可以用?那你如果用 一天可以用多久?這個東西其實隨著不同的年齡,孩子性別跟階段,還有孩子本身的個性都有差。所以那時候就是一次一次的調整。那有些孩子,他真的跟你說到就是做到,有些孩子就是不行。不行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比較強硬。我覺得「界線」這件事情 用在網路裡面是重要的,所謂的界線就是,你一開始說多少,爸爸媽媽這個部分要拉緊一點。你讓他一次多5分鐘多5分鐘,最後你原本說好的20分鐘,你會發現半個月之後,他每天用一個小時。 然後你這時候再回過頭來怪他說,你看你這樣子…..。沒有喔…..基本上都是被動,你退讓之下造成的結果,所以界線在網路這件事情上,我個人是蠻明確的。我們家的小朋友,一定是有條件的情況底下才能兌換,而兌換半小時到,沒什麼好說的,時間到就是結束。那這個東西是多年來沒有被逾越的一個部分。當然我們自己在堅持上也是會有一些拉扯,但是我們還是必須要去做這樣的一個確立。完整影片更多未來Family文章 爸媽都要學的溝通即戰力〉當孩子說:班上同學都有( ),我也想要有( )更多論壇文章 高雄市長選舉 吳敦義的生死門 「妳是小公主,那我是什麼?」一個母親痛苦的矛盾 為什麼每次選舉他們都跟我們說:高雄不能輸 成大醫院砍殺事件淺談公務員霸凌黑數 先把「省錢」放到一邊,你該學習的是這兩個字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 Oct 05 Fri 2018 06:09
羽球》歐洲品牌FZ FORZA進台 首度攜手江穎麗亮相
【作者:馬克/出處:Cheers雜誌/圖片來源:馬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的墓誌銘上這樣寫著:「長眠於此的人,善於讓比他優秀的人為他工作。」我一直把這句話視為在管理上追求的最高標竿。「學會如何放手」是我成為管理者後,一直持續學習的功課。我知道自己只在人性觀察和創意發想上,比年輕同事有經驗;但對於科技運用和網路生態,他們遠比我更能掌握,我不能光憑「經驗」就主宰一切。有時候,真碰上雙方爭執不下,我就會直接在網路上「做民調」,這也是另一種讓決策更周延的方法。我有一批從極早期就支持馬克到今天的忠實網友,透過他們的觀點,往往能戳破我們的內在盲點,提供更多元、客觀的提醒。只是,我對李心童就比較殘忍了。對夥伴,我有帶領和傳承的責任;但她之於我,是「這條船上的舵手」。若是她稍有失誤,也許轉眼暴風雨一來,船就會沉沒。因此,我對她的態度是:「公司中沒有人有義務去體諒我們的委屈,我們認真把事情做好,只是基本。」縱使我們的個性幾乎在兩個極端,但管理面上,我們至少有個共識:就是對員工一定要將心比心、坦誠以待。比如,2016年遇上景氣寒冬,許多企業預算緊縮,加上我計劃性地布局東南亞,到2017年年初,公司碰上嚴峻的財務困境。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心童,大意是說:「太多年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真的有點累了。如果狀況持續下去,我想結束公司。扣除員工的資遣費後,若還有剩,我們就平分,然後各自尋求更好的發展。」這麼說,有一部分確實是真心話;但也不乏想傳遞必須「破釜沉舟」的訊息,期待她能採取必要行動,更積極地為公司開拓出路。之後,我們兩個深談許久,達到繼續經營的共識,也決定對團隊實話實說。於是,我召集所有同仁,先告知大家今年無法調薪,並直說這一年「遇缺不補」。除了暫停員工旅遊,我與心童也各減四成薪水,希望夥伴體諒,也請大家仔細評估,在我們還付得起資遣費的時候,自行決定去留。就算人生遇到困境,只要不放棄,就有逆轉的機會。令人感動的是,沒有一個員工選擇離開。甚至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碰到客戶提出很多修改要求,有同事就說:「算了,沒關係,只要讓公司有錢賺就好。」種種情義相挺,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時想想,如果只是我一個人創作,每個月沒有那麼多開銷,不需要這麼累,而且收入絕對更多。但把賺來的錢拿來招募夥伴、建構團隊,不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一起把馬克做大,讓它更有影響力嗎?目前,我們的團隊有十個人,這兩年甚至有動畫團隊加入。我從一個單純的創意人,變成複雜的管理者,學習怎麼激發團隊潛力,讓品牌成長。說實話,一開始,我真的有點擔心讓讀者知道:我在真實世界中的身分是「老闆」。這對馬克的粉絲來說,未免太殘酷了。※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快樂工作人網站》。※本文由《Cheers快樂工作人》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更多論壇文章 北韓「新義州」的未來由美國決定 柯文哲處理吳音寧已成攻城困局 你今天吃塑膠了嗎? 柯市長是不是「Liar」? 利益衝突,川習不再是朋友了!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 Oct 05 Fri 2018 06:09
本報特約--宏觀縱覽/陸財政部:6月份發行地方政府債券5343億元
【記者林可妮報導】美國作家葛特曼出版《屠殺》一書,指稱台北市長柯文哲帶病人到中國接受器官移植捐贈,作者並且說柯文哲是騙子。針對這起新聞,不少人認為民進黨是幕後的黑手,輿論感受不佳,逼得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今天主動出面再度強調,「百分之一萬沒有關係」。不過大數據顯示,網民似乎不這麼認為,普遍推論這是民進黨毀柯的又一個「傑作」。艾博司公司總經理黎榮章指出,透過新開發的QuickseeK輿情分析系統的即時分析顯示,這次的柯P移植器官議題,在24小時之內一共出現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現在「談《屠殺》作者批柯騙子,洪耀福:百分之百和民進黨沒有關係」新聞露出,結果網路一面倒指向這是民進黨的陰謀。而第二個高峰則是一位醫生發表「葉克膜團隊救了我兒子」的說法,普遍得到了網民的認同,認為教授葉克膜和器官移植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最近的一個高峰則是「藍綠拒談柯文哲器官移植爭議,葛特曼取消拜會立院」。看來藍綠都已經體認到,這個議題再打下去,恐怕受傷的不是柯P,而是藍綠各打五十大板。 黎榮章說,從Quickseek的情緒分析工具可以明顯看出:網民針對選戰打出這樣的議題,普遍呈現非常不認同的憤怒情緒。從大數據分析的這個角度來看,這一仗的輸家顯然又是民進黨。 查看原始文章
- Oct 05 Fri 2018 06:09
新光三越週年慶攻略 信用卡3大密技出招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4日電)世界球后戴資穎今天在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女單16強賽僅花22分鐘,直落二勝出,面對第2、3輪賽事連續對上台灣選手,戴資穎直說:「蠻特別的感覺,但我無法形容。」戴資穎昨天首輪賽事,與對手激戰3局,驚險搶下16強門票,今天迎戰同胞江穎麗,首局就順利以21比11拿下,第2局也未遇到太多抵抗,開賽沒多久就將比數拉開至14比2領先,並以21比8奪勝。戴資穎速戰速決,僅花22分鐘、直落二贏球,她表示,第2天比較可以掌控整個場館感覺,但因現場側風較大,還在適應場地,並注意要減少失誤。下一戰8強賽,戴資穎對手將是李佳馨、宋碩芸之戰的勝方,再度遇到「自己人」,戴資穎說:「蠻特別的感覺,但我無法形容,希望大家兩邊都加油。」昨天首輪賽事延後逾2.5小時開打,一度影響戴資穎調整節奏,她今天一度很擔心賽事是否會再度延遲,而看到比賽準時下午3時開打,也讓她鬆口氣。另外,戴資穎先前在台北羽球公開賽賽前記者會曾說,要球迷等她打進8強再買票,她今天不好意思再催票,僅說:「這個想來就來,不要勉強人家。」(編輯:張芷瑄)1071004更多追蹤報導小戴實力堅強 宋碩芸只求不要被「電」穎迷趁亂告白 戴資穎:我都聽到了!男雙火力全開 李洋、李哲輝退日本晉8成績大突破 廖蘇配盼能打進世界前十王子維腰痛首輪出局 預告未來將休養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演過頭了」遭諷最爭議主委空姐薪資揭密「這家讓人吃驚」恐怖!19歲女慘被強抱扔下橋
- Oct 05 Fri 2018 01:50
古天樂摘影帝成父生日大禮
華盛頓兩大黨派唯一的共識似乎就是憎恨Facebook編者按:本文來自“網易科技”,作者樂邦。本文原標題是“外媒:如果美國監管Facebook,它會怎麼監管?”。外媒原文標題為“How the Government Could Fix Facebook”。4月12日消息,Facebook最近深陷數據洩露醜聞,政府該如何修復它呢?如何對其實施有效的監管呢?《大西洋月刊》刊文稱,在允許全球第一大社交網絡自行監管多年後,美國國會和聯邦監管機構正在討論一些潛在的變革。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上月,在華盛頓特區的一個宴會廳,數百名科技行業的遊說人士和政策制定者聚集一堂,歡慶其一年一度的“科技舞會”。當播音員宣讀了活動贊助商的名字時,他們有禮貌地喝彩鼓掌。但當“Facebook”被宣讀時,現場突然陷入一片寂靜——隨後寂靜被零星的噓聲和抱怨聲打斷。如今,華盛頓兩大黨派唯一的共識似乎就是憎恨Facebook。民主黨人指責該社交網絡葬送了他們贏得總統選舉的機會。共和黨人痛恨Faceboo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矽谷億萬富翁的自由主義傾向。就連許多科技公司的高管、支持者和追隨者也毫不遮掩其對Facebook的失望和指責。而這一切的引爆點似乎是最近曝光的一件事:曾幫助特朗普競選團隊建立選民數據檔案,助其勝選的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在用戶不知情或沒有給予許可的情況下,獲得了多達8700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在此事件曝光前的一年裡,Facebook也並不好過,遭遇了一連串的醜聞:讓俄羅斯人購買政治廣告,允許廣告商根據種族和年齡定向投放廣告,讓仇恨組織散佈邪惡的內容,允許撰稿者在其平台上傳播虛假新聞。這些年來,美國國會和聯邦監管機構基本上讓Facebook進行自我監管。而如今,全世界的立法者都在呼籲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管。國會已對扎克伯格進行了盤問。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FTC”)正在調查Facebook是否違反了2011年它與該公司達成的和解協議。扎克伯格本人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也許Facebook應該受到政府的監管。監管呼聲聲勢浩大,就連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隱私法學教授彼得·太古(Peter Swire)最近也就谷歌和Facebook可作為公用事業來監管提出了法律依據。他去年曾代表Facebook在愛爾蘭的一家法院出庭作證。他認為,這兩家公司都滿足了公用事業監管的傳統標準:它們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是自然壟斷企業,還是人們生活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儘管目前的政治勢頭可能還不夠強勁,還不足以採取那麼激進的措施,但華盛頓的許多人正試圖想像,監管Facebook會是什麼樣子。畢竟,解決方案並不顯而易見。這個世界從來沒有試圖控製過一個擁有20億用戶的全球化網絡,一個建立在快速演變的技術和不斷變化的數據實踐之上的全球化網絡。我和許多專家討論了華盛頓現在的一些想法。他們確定了四項具體可行的改革方案,這些改革或許可以解決Facebook的主要問題。沒有一項是專門針對Facebook的;它們可能會被應用到整個社交媒體領域和科技行業。1.對數據洩露處以罰款Facebook的數據洩露給劍橋分析公司,是違背用戶信任的結果,而不是因為技術漏洞被黑客利用。但不管怎樣,企業機構丟失用戶的數據如今已經司空見慣了,而且它們很少要為數據洩露承擔重大的財務後果。在美國,在某些州和某些情況下,如果出現數據洩露,公司僅僅被要求通知受影響的人——監管機構也很少有權處罰那些丟失個人數據的公司。以FTC為例,它是目前監管互聯網公司的主要機構。該委員會沒有權力要求對大多數的數據洩露行為進行民事處罰(侵犯兒童隱私和其他的一些違法行為有例外)。通常來說,只有一家公司違反了之前它與FTC達成的協議,該機構才有權對其處以罰款。那意味著Facebook很可能會因為劍橋分析公司一事而面臨罰款,如果聯邦貿易委員能夠證明該社交網絡違反了2011年的和解協議的話。在那次和解中,FTC指控Facebook有8項不公平和欺詐行為,包括允許外部應用程序訪問它們不需要的數據——這正是據稱劍橋分析公司數年後所犯的事情。和解協議並沒有對Facebook進行經濟上的懲罰,但其中包括一項條款,規定Facebook可能會面臨每項違規行為每天1.6萬美元的罰款。2011年負責擬定與Facebook和解協議的前FTC消費者保護總監戴維·弗拉德克(David Vladeck)表示,他認為Facebook在此次數據洩露事件中的行為違反了協議中的多項內容。他說,“我預計,如果FTC斷定Facebook違反了當初的和解協議,該公司將會面臨巨額民事罰款,罰款金額可能會達到10億美元甚至更多。”Facebook堅稱自己遵守了協議。該公司的發言人安迪·斯通(Andy Stone)說道,“Facebook駁斥任何關於它違反和解協議的說法。我們有尊重人們的隱私設置。”如果當初和解的時候有對該社交網絡處以罰款,那很有可能會起到比較強力的威懾作用,有助於避免其日後再出現犯規行為。參與過與Facebook和解一事的前白宮副首席技術官丹尼爾·韋茨納(Daniel J. Weitzner)指出,科技公司應當由類似於司法部的環境犯罪部門的機構來監管。該部門已開出過數億美元的罰款。在前幾屆政府執掌期間,它曾對非法傾倒未經處理的污水、殺死禿鷹等犯罪行為提起重罪指控。一些人最終被判入獄。韋茨納表示,“當我們認為有一個真正的優先事項時,我們懂得如何採取嚴肅的執法行動,而我們在隱私保護方面還沒有做到那一點。”2.整頓政治廣告去年,Facebook披露說,它無意中接受了數千個來自俄羅斯的一個虛假信息組織的廣告——那些廣告可能違反了限制外國干涉美國選舉的法規。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Robert Mueller)指控供職於一個網絡虛假信息組織的13名俄羅斯人密謀詐騙美國,但俄羅斯似乎不太可能會強迫他們在美國接受審判。Facebook表示,它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個新的廣告透明度機制,將要求政治廣告主提交政府發行的ID信息,且要擁有一個真實的郵寄地址。該公司說,政治廣告主還必須披露他們所代表的候選人或組織,所有的選舉廣告都將在公共檔案中展示。但是聯邦選舉委員會的前委員安·拉威爾(Ann Ravel)認為,還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在供職於該委員會期間,她曾敦促政府考慮如何才能讓網絡廣告進行跟廣播廣告和印刷廣告一樣多的信息披露。在2015年的一次委員會會議上,她很有預見性地問道,“我們是否想要被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或者販毒集團左右美國選舉結果呢?”然而,聯邦選舉委員會——由於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委員代表數量不相上下,雙方經常陷入僵局——還沒有就網絡廣告的新披露規定做出裁決。即使它真的通過了這樣的規定,其對選舉廣告的定義也非常狹窄,以至於許多俄羅斯人的廣告可能沒有資格審查。該委員會定義的選舉廣告僅限於提及聯邦候選人,並在大選前60天內或初選前30天內出現的廣告。拉威爾說,這一定義無法覆蓋一些新型的選舉干預形式,比如在選舉前幾個月投放的廣告,或者是付費讓個人或機器人來傳播沒有指明候選人,且看似正常的溝通內容而非廣告的信息。拉威爾指出,為了應對這種干預,選舉廣告的現行定義需要擴展。她建議,聯邦選舉委員會應該建立一項“多方面的測試”,以便確定特定的溝通內容是否應該算作選舉廣告。例如,可以檢查溝通內容的意圖,以及它們是否以非傳統的方式付費——比如通過自動化的機器人網絡。為了幫助科技公司發現可疑的溝通內容,她建議設立一個類似於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以下簡稱“FinCEN”)的執法部門。FinCEN通過調查金融機構匯報的可疑賬戶交易來打擊洗錢活動。拉威爾表示,與科技公司合作的類似執法部門將會給聯邦選舉委員會帶來幫助。她說道,“這些平台可以轉交大量的通訊信息,之後調查機構進行檢查,以確定它們是否來自被嚴禁的來源。”3.讓科技公司對爭議內容負責去年,ProPublica發現Facebook允許廣告商購買歧視性廣告,其中包括針對自稱是“猶太人仇恨者”的人的廣告,以及根據種族、年齡和其他受民權法保護的特徵排除特定受眾的住房廣告和招聘廣告。Facebook聲稱,1996年《聯邦通信規範法案》第230節保護在線出版商不承擔第三方內容的責任,因此它對這類歧視性廣告享有豁免權。“廣告商,而不是Facebook,對他們的廣告內容和使用的標準(如果有的話)負責,”Facebook在加州的一宗聯邦案件中聲明,挑戰Facebook在廣告投放中使用種族排斥的行為。在加州控訴Facebook定向廣告存在種族排外的一起聯邦案件中,Facebook在法律文件中指出,“是廣告主承擔廣告內容和所使用的定向標準的責任,而不是Facebook。”但是,在華盛頓,更狹義地解釋該項法規的呼聲越來越大。今年2月,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排除了該項法案的其中一項豁免權,即要協謀非法性交易的網站承擔責任。儘管許多科技行業擁護者表示強烈反對,但該法案的一個版本已經在參議院獲得通過。許多科技行業的堅定捍衛者已經開始建議,《聯邦通信規範法案》第230節可能需要加上更多的例外情況。去年11月,哈佛大學法學教授喬納森·齊特列(Jonathan Zittrain)寫了一篇文章,重新思考他之前對該項法規的支持,並宣稱它實際上成了對科技巨頭的“補貼”,因為它們不必承擔確保發布的內容準確且公平的責任。在2017年12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馬里蘭大學的兩位法學教授丹尼爾·西特倫(Danielle Citron)和本傑明·威特斯(Benjamin Wittes)指出,《聯邦通信規範法案》第230節應該進行修正——要么通過立法,要么通過司法解釋——以拒絕向准許和託管非法內容的科技公司提供豁免權。“現在是時候回過頭來修改該項法規,明確規定,你採取合理的措施來處理你了解的非法活動,它才會為你提供庇護。”西特倫在接受采訪時稱。4.設立倫理審查委員會通過付錢給一位心理學教授來在Facebook上展開一項性格測試,劍橋分析公司獲得了Facebook用戶的數據。大約27萬名Facebook用戶參加了該項測試,因此研究人員能夠獲得關於他們和他們所有Facebook朋友的數據——共計大約5000萬人。(Facebook後來不再允許測試和其他應用收集用戶朋友的數據)之後,劍橋分析公司利用這些數據建立了一個模型,用來預測那些人的心理,比如情緒不穩定性、政治主張和外向性。接著,它向政治顧問提供那些信息,其中包括那些幫助特朗普競選的顧問。該公司聲稱,它有足夠的信息來了解人們的心理弱點,並且能夠據此有效地投放定向廣告,影響他們的政治觀點。目前還不清楚該公司是否真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毫無疑問,人們會被在線內容所左右。在2014年的一項備受爭議的研究中,Facebook測試它是否可以通過在部分用戶的信息流中僅呈現正面新聞或者負面新聞來操縱用戶的情緒。研究發現,Facebook確實可以操縱用戶的情緒——當然,這種未經許可便在用戶身上進行試驗的不道德行為,也激怒了Facebook用戶和其他的人。這樣的研究,如果是由大學的教授來進行,需要監督受試人試驗的機構審查委員會(IRB)的批准。但網絡上並沒有這樣的標準。通常的做法是,公司的服務條款包含用戶從未看過或同意過的同意聲明。法學教授、計算機科學家詹姆斯·格里梅爾曼(James Grimmelmann)在2015年的一篇論文中指出,科技公司應停止在其細則中隱藏同意聲明。相反,他寫道,“它們應該徵求用戶的同意,讓他們成為受重視的合作夥伴,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為研究做出貢獻。”這樣的同意過程可以由一個獨立的倫理審查委員會來監督,仿效高校的模式。該委員會也會審查研究計劃書,確保人們的私人信息不會像劍橋分析公司事件那樣被拿來分享。“我認為,如果我們要針對學術機構設立倫理審查委員會,”格里梅爾曼在接受采訪時稱,“我們應當要求對做研究的公司進行適當的監督。”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Oct 05 Fri 2018 01:50
就業中心邀相關單位與民間團體開聯繫會議
臺北榮總首創頭痛門診治癒率達9成 一名47歲女性,17歲以來一直受頭痛所苦,一開始喝感冒糖漿或吃止痛藥還可以減輕頭痛,但慢慢地這些藥物越吃越多,然而卻越來越沒有效果。30年來每天頭痛,睡覺也睡不好,情緒低落,最後連工作也只好辭掉了。 在台灣,罹患偏頭痛高達150萬人,每天頭痛的患者約有50萬人,其中有16萬人更因濫用感冒藥水,不自覺藥物成癮..... 濫用止痛藥結果,吃再多還是痛 臺北榮總頭痛醫學團隊研究發現,台灣150萬人有偏頭痛,30萬人每日頭痛,每年請假經濟損失達 4.6億元! 其中有許多病患從一開始幾個月吃一次止痛藥,漸漸的,每周都吃止痛藥,再來改成感冒藥水,開始時每週一次、到後來一天喝到三、四瓶,其實這已經造成「藥物濫用頭痛」。 住院治療頭痛,9成以上緩解 臺北榮民總醫院王署君教授表示,以往頭痛治療以門診為主,但少數困難治療的患者,因為門診治療反應不佳,最後往往依賴止痛藥物度日,惡性循環使得這些患者嚴重失能。 臺北榮總頭痛醫學團隊發展出「頭痛住院治療」模式。住院治療應用於慢性頭痛及藥物濫用頭痛患者,幫助患者戒除藥物濫用,同時 90% 病患可以有效減少頭痛程度超過一半以上,而有高達63% 的病患可以達到無疼痛感。 後續追蹤也有約七成左右病患頭痛顯著改善,且不再依賴止痛藥物、感冒藥水,重新回到工作岡位。 王署君表示住院治療頭痛,醫療團隊首先要確診病患是慢性偏頭痛,評估是否有藥物過度使用的情形,先給予病患偏頭痛預防性藥物,如果預防性藥物效果不好,患者頭痛還是惡化,就會安排住院治療,每小時監控頭痛嚴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出現「椎體症候群」(註) 持續調整藥物治療,觀察頭痛是否能在24小時之內緩解,如果患者沒有明顯疼痛,可以在48小時之內逐步減藥,辦理出院。 *註:發生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靜坐不能等現象。 「低腦壓頭痛」,站著時候痛 躺著就不痛 患者在亞洲區很常見,症狀是站立15分鐘內就會產生劇烈頭痛,並有噁心、嘔吐、耳鳴等症狀,但只要平躺數分鐘後就會改善。大部分的患者經過幾周休息就會痊癒 但嚴重者可能連續痛三個月以上,必須整天躺在床上無法工作,更嚴重的甚至有腦出血,或是壓迫到腦幹的病例,導致患者四肢癱瘓,甚至是死亡。 造成低腦壓頭痛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腦脊髓液滲漏」。正常人體是靠腦脊髓液讓腦浮起來。一旦發生腦脊髓液滲漏時,腦壓會下降,會造成腦下沉而牽扯到腦膜造成頭痛 此外,當腦脊髓液減少時,腦組織不變,而顱內血流量相對增加,造成硬腦膜靜脈充血,引發頭痛。 偵測腦脊隨滲漏點,施打血液貼片 治療低腦壓頭痛,榮總團隊1999年發現低腦壓患者的腦血管超音波特性,刊登於指標性期刊Lancet,更發展出「重T2加權磁振造影脊髓攝影」檢查,這項技術取代有放射性、需打顯影劑的電腦斷層磁振脊髓攝影,其主要特色為快速(約13分鐘)、非侵入性、不需打顯影劑、高敏感性、高辨別性。 更重要的是,因為此技術能夠定位腦脊髓液滲漏處,榮總團隊在此技術的輔助下,改變過去消極的補水治療,能為病患儘早抽血,在脊隨滲漏處快速進行血液貼片治療,不但能有效緩解頭痛,更能避免低腦壓頭痛可能發生的可怕併發症(如腦出血等),成為低腦壓頭痛的第一線治療。 行房後雷擊頭痛,鈣離子阻斷器有解 台灣特別的頭痛問題還包括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稱為雷擊頭痛),顧名思義是如雷擊般突然產生的劇烈頭痛,頭痛會在開始的一分鐘內即達到最嚴重程度,並持續幾分鐘甚至幾小時不等。 臨床上曾有一名45歲男性,三週來只要與老婆行房,頭部就會突然有如被雷打到一般的劇烈疼痛,從後腦勺直竄太陽穴,誤以為是「馬上瘋」,多次送急診就醫,血壓狂飆到190/110毫米汞柱,但回家後情況依舊,連自行DIY下場也一樣,最後才由臺北榮總頭痛醫學團隊診斷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 雷擊頭痛的案例臺北榮總目前已接獲275例個案。王署君表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與自主神經興奮有關,過度刺激會導致腦血管急遽收縮,摩擦腦膜神經引發頭痛。 除了性行為高潮與射精外,有些個案是上廁所、洗澡、搬重物或上台演講、唱歌都可以引發雷擊頭痛。此非不治之症,只要服用特定鈣離子阻斷劑約3個月,便能有效使腦血管擴張,可完全治癒,復發率僅5%。 提醒民眾一旦有雷擊頭痛的情形,最好儘速就醫,臨床觀察發現,放任雷擊頭痛不理的話,有7%在3個月內會演變成中風,不可掉以輕心。
- Oct 05 Fri 2018 01:50
王家衛怪他不給當張國榮接班人 青峰:不是林青霞嗎?
記者劉程鈞/綜合報導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師生等一行人,日前在國防大學副校長丘中將帶隊下,至花蓮地區參訪軍事設施。過程中,隨行的外國學員不僅對花蓮絕美景色讚嘆不已,更對國軍東部戰力精良與高度專業表現,同感印象深刻。此次花蓮參訪行程,眾人先至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實施拜會,並由指揮官賀中將親自接待,親自說明該部執行地區戰備任務與執行成效;隨後,轉往空軍第5聯隊參訪,由副聯隊長孔上校接待。值得一提的是,眾人一進營區,剛好就有連續6架F-16戰機起飛,透過其高性能飛行的震撼效果,使每一位參訪者,都覺得有恭逢盛會的榮耀。身為此行成員之一的國際學員哈珊上校,本身已有法律碩士學位,覺得戰略研究所不論在師資與課程各方面,都非常充實與深具水準,再得一個戰略研究碩士學位讓他不虛此行;尤其在與我國學員互動之後,更能了解我國專業軍事教育的成果,以及將校風範培育的功效。戰略研究所長沈明室博士表示,該所每年都會有多位戰略研究英語學程的外籍中高階軍官,在戰略研究所規範期程中修習相關學分,以及完成碩士論文後,即可獲得戰略研究碩士學位。另在畢業前,都會安排這些外國學員,至國內各地區參訪重大軍經設施,以融合理論與實務之見解。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師生至空軍第5聯隊參訪,並於F-16戰機前合影。(國防大學提供)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師生與陸軍花防部重要幹部合影。(國防大學提供)國際學員哈珊上校代表參訪團致贈紀念品予花防部指揮官賀中將。(國防大學提供)
- Apr 17 Tue 2018 13:12
高爾夫》西班牙公開賽第二天,唐恩領先三桿
- Apr 17 Tue 2018 13:12
【大數聚】鹹魚大翻身!NBA史上五支單季進步30勝的大躍進球隊